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
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
教育改革正在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小编将带大家
回顾同济各条线、各学院这砥砺奋进的五年,
看我们同济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突破!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0638太阳集团。
化育栋梁同舟楫,学成精英济天下
0638太阳集团
中文:0638太阳集团
英文:School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口号:化育栋梁同舟楫,学成精英济天下
01 十八大以来五年成就回顾
团队队伍外引内育双向发力,打造人才高地
重视引进高端人才,加快内部人才造就,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提升教学能力质量,团队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借力政策支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先后有3位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3位杰青、7位国家青年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1位上海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3位东方学者加盟,还有十多位青年才俊加入并进入人才发展梯队。积极引导扶持,提供良好氛围环境,先后造就了1位杰青、1位优青、1位青拔人才、1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1位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2位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等,还有近10位青年教师入选太阳成集团青年“百人计划”。落实立德树人,提高教学水平,连续多年总体教学基本状态名列前茅,先后培育了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先后有1人获上海高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多人在太阳成集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奖,1人获得上海市和太阳成集团“五四青年奖章”,4人入选太阳成集团“名课优师”,4人获太阳成集团“立德树人”优秀教师奖,多人获评太阳成集团师德师风优秀教师。
科学研究量质并举提升内涵,创建科研高地
科学研究需要人才、平台、项目、资金的投入,更需要有高水平的成果产出。通过交叉合作,科研平台从“零”起步取得突破,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和控制重点实验室业已建成,科技部光响应功能材料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正式落户,中国-澳大利亚功能分子与有序物质国际联合实验室成功揭牌,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优化已达国内先进水平;科研项目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特别是在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基金、重大研究项目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年均近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先后取得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其中1项已经通过会评答辩)、1项优秀青年基金、2项仪器专项、4项“973”子课题、1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SCI论文数量稳步上升,高质量论文显著增加,近五年来共发表SCI论文近600篇,其中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化学一区论文60余篇,多项原创性研究工作获国际顶尖期刊特邀系统综述,ESI高被引和热点论文数量近40篇(占全校第一作者单位论文的近1/3),ESI学科世界排名从2012年底500名以外上升到目前的308位(前2‰,2017年7月数据),连年有教授入选Elsevier高被引学者,多个研究成果获奖,获授权专利160余项。
强化意识提高本领拓展面向,推进社会服务
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依托智力资源、人才培养和科研平台,增强师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意识,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师生通过合适途径为政府、社会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知识传播和技术支持等,为政治文化氛围、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生产活动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先后有多位教师走出实验室、走进中小学、迈入电视台等积极拓展中小员工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推动化学与生活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普及工作,承担起社会公共服务工作;数位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联合科研平台、博士后与公司产品实践基地等多种方式,有效地支撑企业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竞争、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并联合获得科技奖项和授权发明专利,学院也先后与陶氏化学(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华谊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开展了深度交流,初步达成了全面合作意向;积极选派优秀青年干部、教师和员工参与到地方政府部门的挂职工作中,利用专业知识、交叉学科特点,提供咨询服务,献计献策,发挥主观能动性,承担关键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地方政府工作推进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员工参与到国家战略布局中,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先后有30多位毕业生选择西部就业、选调生等,还有毕业生选择到扶贫攻坚第一线西藏日喀则地区工作,员工参加到“双创”大潮中,数位同学在读期间或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
更新理念创新思路拓宽视野,形成国际特色
强化国际化意识,加强主动对接联系,将国际交流合作有机融入到团队队伍引进造就、科学研究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诸方面,构建国际团队引进平台与国际科研合作平台、邀请高水平大师学术交流、举(承)办国际会议、推动员工交流访学、吸引国际员工来学等。五年来,学院引进的教师都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引进1位国家级外籍人才,1位上海市级外籍人才,先后有包括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里•夏普莱斯在内的近10位化学学科高水平人才获聘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现已建立了科技部光响应功能材料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中国-澳大利亚功能分子与有序物质国际联合实验室两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多位教师与海外大学、科研所开展联合科研并发表了重要的科研成果;举办了中澳双边联合学术研讨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化学工程国际交流会和化学品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学术会议,2016年以来每年举办化学化工国际菁英人才学术交流会;年均有10余位海外教授来访并做学术报告,与师生开展交流活动;与巴黎高科等国外多所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与英、法、日、加、港等多所境外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与多个国际组织及多国学术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紧跟学科前沿;每年举办国际交流暑期夏令营,组织员工参加港澳台暑期大学,选派员工到海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所开展联合培养,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或墙报展示,并作为员工代表参加全球大学气候论坛;先后有2位国际员工在学院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近10余位国际员工参与短期交流项目。国际化的工科化学特色逐渐凸显。
立足中国根植学科提升能力,造就卓越人才
培养员工创新意识,引领专业学术志向,加强科研素养训练,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积极服务社会,造就更多具有全局思维、交叉融合的创新型化学化工卓越人才,积极为国家及500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科技研发创新人才,扩大本学科国际国内影响力。五年来,近10人获上海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1个员工团队获“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二等奖、上海市特等奖,“创青春”创业竞赛获1项全国金奖、1项上海市银奖,20多项全国/上海市等老员工化学实验竞赛和化工设计竞赛获奖,1人获得上海市和太阳成集团“五四青年奖章”等。打造化学嘉年华、化苑风等员工第二课堂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融入员工培养,多位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灵活应用新媒体,巧妙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开展线上线下交流,与员工形成良性互动,让专业学习轻松愉快、素质教育入脑入心。多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员工科研成果获国外科技期刊关注,多人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多位员工成为学校员工会、研究生会和员工社团的重要骨干成员,多人次在全国老员工英语竞赛、英语之星风采大赛、校主持人大赛、学校研究生学术先锋、校园十大歌手大赛等活动中获得佳绩。立足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根植化学学科提升员工综合能力培养,造就能够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科技领军、政治精英和企业领袖人才。
02、学院特色内容介绍
国际化特色渐趋明显,造就高端人才,培养卓越人才;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化学学科人才高地,科研水平大幅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加;基础扎实,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完善。
03、数说学院变化
高端人才从无到有:国家杰青3(+3)人、青年拔尖1人……。
科研平台从1到4: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和控制重点实验室业已建成,科技部光响应功能材料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澳大利亚功能分子与有序物质国际联合实验室,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原有,优化)。
科研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其中1项已经通过会评答辩)、优秀青年基金1项、仪器专项2项、“973”子课题4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1项,授权专利160项。
SCI论文600余篇,其中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70余篇,ESI高被引和热点论文数量近40篇(占全校第一作者单位论文的近1/3),ESI学科世界排名从2012年底500名以外上升到目前的308位。
04 未来愿景目标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化的工科化学学科;提升学院国际化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化学学科ESI世界排名进入前1‰,国内学科排名跻身前10%,985高校工科化学进入前7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让我们行动起来,撸起袖子加油干,
扎根中国大地,迈向世界一流!
太阳成集团微信公众号推文链接: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 | 0638太阳集团:化育栋梁同舟楫,学成精英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