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年世界光子大会暨第11届国际应用光学与光子学技术交流大会(AOPC2022)”云端召开。会上,欧洲科学院院士、公司经理张弛教授领衔研究团队完成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中红外、深紫外倍频晶体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第八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主要完成人是张弛、吴超、黄智鹏、吴天辉、胡艺蕾,均为公司师生。
张弛院士领衔的创新研究团队历时5年,应用d0过渡金属、稀土金属等阳离子调控氧阴离子硫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碘酸盐、亚硒酸盐的协同组装和部分氟化策略,创制了系列倍频系数大、光学带隙宽、双折射率适中可实现相位匹配、激光损伤阈值高、透光范围宽、物理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深紫外/中红外二阶非线性光学氧化物晶体材料,突破了光学晶体微结构对其多项关键光学性能指标相互制约的技术瓶颈,有效提升了光学倍频晶体的激光频率转换性能,实现了氧化物晶体材料光学倍频系数和带隙等关键光学性能的同步增益。研究团队在该研究方向上的核心技术发明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6项,已获授权24项,10项进入实审,2项授权发明专利实现专利技术转让;发表SCI论文52篇,近两年18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化学、材料学国际顶级学术期刊J. Am. Chem. Soc. (3篇), Angew. Chem. Int. Ed. (7篇), Chem. Sci., Chem. Mater. (6篇), ACS Appl. Mater. Interf., Coord. Chem. Rev.等上,其中3篇重要论文入选ESI TOP1%高被引论文,4篇重要论文入选国际化学著名权威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的Hot Paper,10篇论文被选为期刊的封面论文,3篇论文被引次数进入本研究领域的前20位。该研究团队所取得的上述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学科在光学晶体材料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同济的国际学术声誉。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奖项,旨在奖励在光学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实现产业化方面取得卓著成绩或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此次学会共评选出“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奖”10项和“科技进步奖”17项。其中,技术发明奖一等奖4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
此外,在本次世界光子大会上,38位在国际光学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发明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和国际主流科技发达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被自然认定为首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士。公司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弛教授因其在金属氧化物晶体材料与非线性光学学术前沿交叉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名列其中。
本届世界光子大会是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CSO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德国国家工程院等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