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8太阳集团
首页 > 公司产品 > 正文

化学学历教育博士培养基本信息

来源:0638太阳集团时间:2014-11-21点击数:

化学学历教育博士培养基本信息

一.简介

本学科主要开展化学前沿、热点课题及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物等交叉学科前沿课题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无机材料化学、配位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电化学、光电化学及其与环境、生物等交叉学科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催化与表面化学及储能材料物理化学、电化学分析、光谱分析与质谱分析化学、有机合成与绿色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等。

化学学科继承太阳成集团“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倡导“团结、创新”的协作精神与理念,努力工作,积极进取。近十年来,本学科发展迅猛,科研、教学水平提高显著,具有鲜明的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的科研特色;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与年富力强的学术队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同时,本学科的硬件设施也不断完善,为全系师生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该学科点已经成为一个以发展提高中国科学与技术为己任,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重点的科研与教学基地。

员工完成培养计划的全部环节方可毕业,所授学位为理学博士。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育化学专业精英、化学家及与化学交叉学科领域卓越科研人才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理科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化学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化学实验技能和灵活应用现代理化检测仪器技能,超强的动手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品行良好、学术规范、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学术交流、组织、协调工作等能力。毕业后可承担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与教学,以及中外企业的高层次研发工作。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开展化学前沿、热点课题及化学与能源、环境、材料、生物等交叉学科前沿课题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有:

1.纳米材料化学及其交叉领域

功能纳米材料与纳米医药;纳米合金及其催化反应性在能源与环保中的应用;柔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能源生物应用;纳米异质/复合结构及其能源与环境应用。

2. 生物无机,新能源及光功能材料化学

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变异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稀土光功能杂化材料与微纳固体;新能源和能源转换材料化学。

3. 电化学、光电化学及其与环境、生物等交叉学科研究

运用电化学原理和方法,结合纳米修饰和表征技术手段,围绕环境、生物、电化学三者学科交叉领域开展前沿、有特色的研究工作。进行催化电极微结构的设计和微观尺度的化学控制,研制具有纳米尺度和特征结构的修饰电极,并应用于生物电化学研究、环境污染物处理、动态识别污染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与机理等研究。

4. 分子反应动力学、催化与表面化学及储能材料物理化学

研究双金属原子及多金属原子氢化物,结合量子化学计算,从分子层次上研究成键规律,为研究储氢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红外光谱测定分子的振动吸收光谱,研究一些重要的分子反应动力学。新型催化剂的设计、制备、改性、选择性控制,及其在石化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胶体分散体系的制备与界面特性研究、多孔材料的制备、结构控制、特性研究。基于物理化学原理设计、制备、改性的纳米金属氧化物、新型多孔碳及复合材料及其作为储能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电极中的应用研究。

5. 光谱、色谱、质谱分析与生物信息学

分析化学各研究团队和课题组紧紧围绕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研究和发展相关分析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健康、环境等重点领域。基于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研究和发展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并开展具有重要生理功能蛋白质及其疾病标志蛋白定性定量表征方面的应用研究;电分析化学、生物传感器及环境分析;发展微纳米尺度下的光谱方法以及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天然产物光谱、色谱指纹图谱、生物信息学。

6.有机合成与绿色化学、金属有机化学

有机合成、金属有机、糖化学、药物合成、有机氟化学、不对称催化及材料化学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公开招考博士生、硕博连读生(博士阶段)学制为3年,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4.5年,最长修读年限6年。

五.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13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4学分,非学位课2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33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15学分,非学位课10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公司产品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能充分反应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学位论文原则上应用汉语撰写,附加英语摘要。对于用汉语授课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博士职工,学位论文如用英语(德语、法语)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不少于5000汉字摘要。对于其它情况(含英语授课)的博士职工,学位论文如用英语(德语、法语)撰写,可不要求撰写汉语摘要,但必须有英语摘要。

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参加校学位办公室组织的上海市学位办的双盲检查。

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全部实行双盲预评审,由研究生院委托化学系组织实施。

涉密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按《太阳成集团涉密研究生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七、学术论文

申请博士学位者应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博士学位者为第二作者,且署名第一单位为太阳成集团化学系至少在SCI或SCIE收录的期刊源上公开发表2篇或2篇以上学术论文,要求影响因子总和大于等于4或发表1篇高影响因子的化学一区论文。

Copyright © 0638太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后台登陆】